成都大朗陵悬棺葬主要流行于南方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 殡仪馆网
  • 2020-01-11
  • 人已阅读
简介大朗陵园悬棺的葬俗在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时代最早的悬棺葬在福建武夷山地区,这里发现的两具早期悬棺经科学测定年代大约相当于历史上的夏、商时期。上起三代,下迄明、清,这一奇特的葬俗在南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了数千年之久。直到现代,台湾红头屿高山族的耶美人,仍保持着悬棺的习俗。用“源远流长”来形容悬棺葬的历史,是恰如其分的。

大朗陵园悬棺的葬俗在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时代最早的悬棺葬在福建武夷山地区,这里发现的两具早期悬棺经科学测定年代大约相当于历史上的夏、商时期。上起三代,下迄明、清,这一奇特的葬俗在南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了数千年之久。直到现代,台湾红头屿高山族的耶美人,仍保持着悬棺的习俗。用“源远流长”来形容悬棺葬的历史,是恰如其分的。

悬棺葬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以将盛放死者的棺柩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为主要特征。用三国东吴人程莹的话说就是“是著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墩也”(《临海水土异物志》)。棺木的放置方法多种多样:或利用岩壁间的缝隙处架设;或在岩壁上凿孔,楔入木桩,支托棺木或凭借天然岩洞及人工挖凿的洞穴,将棺木置于其中。

悬棺葬主要流行于南方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在我国的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以及陕西等省区,都发现有悬棺葬的遗迹。此外,在太平洋群岛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有悬棺葬的存在。可见这种葬俗的流行区域是何等的广泛!

悬棺的葬俗在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时代最早的悬棺葬在福建武夷山地区,这里发现的两具早期悬棺经科学测定年代大约相当于历史上的夏、商时期。上起三代,下迄明、清,这一奇特的葬俗在南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了数千年之久。直到现代,台湾红头屿高山族的耶美人,仍保持着悬棺的习俗。用“源远流长”来形容悬棺葬的历史,是恰如其分的。

历代文人学士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置棺于崖的葬俗,并把它作为奇观胜景记录下米,因而在史籍中留下了丰富的记载。“悬棺”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时期。生活在梁、陈之际的顾野王云,武夷山“谓之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四七)。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人们对悬棺葬的称呼五花八门,如“敝艇”、“仙人屋”、“仙骨函”、沉香船”、“亲家殿”、“凉骨坟”、“葬堂”等等,其名称不下二三十种。顾名思义,古人的这些称谓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悬棺葬的特点。现代从事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的人,对悬棺葬亦有多种称谓,如崖润蕙、攤、崖棺粼、船棺等,有的则主张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这类葬俗统称之为“崖葬文化”。

从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古代悬棺葬的葬所一般选择在濒临江河的悬崖绝壁上,其地“峭石凌空,飞猿莫度”,至为险峻。唐代五溪蛮族父母死,“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葬之”(《朝野佥载》)。明代仡佬族“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炎徼纪闻》)。清代四川珙县爕人”于岩端凿石,椓钉置棺其上,岩高百仞,下临符江”(乾隆《珙县志》)。在南太平洋群岛和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因地处海岛,许多悬棺不是濒临江河,而是面向浩瀚的大海。

悬棺葬的葬具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是用独木凿成圆筒状棺材;有的将棺木作成船形,两头翘起,中间有船舱,舱内盛放尸体和随葬品;有的则与一般棺材相同,用木板合钉而成,呈长方形或方形。此外,也有用瓷缸盛放尸骨的,如明代武夷山升真洞“有神仙蜕骨,贮以雷纹瓷缸”(《大明一统志》卷七六)。在个别地方,还将死者的骨殖装入陶罐,置于山崖之上。实对尸体的处理上,悬棺葬有一次葬,二次葬火葬等几种形式。一次葬就是将尸体直接装入棺内,葬于山间。二次葬是在尸体的肌肉腐烂后,将遗骨收入棺内,再送到悬崖上去。如《武夷山志》载,明代万历年间,道士程应元“至金鸡洞中,云中藏楠木甚多,……上置仙蜕十三函,每函或颅骨数片,或胫骨二、三茎,,手骨一、二节,皆裹以锦帕”。这位道士在崖洞中所看到的尸骨支离破碎的情景,无疑是二次葬的遗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云南境内的蛮族部落中则看到了另外一种情景:“人死焚尸,用小匣盛其余骸,携之至高山山腹大洞中悬之,俾人兽不能侵犯”(《马可波罗行纪》)。这是一种崖葬与火葬相结合的特殊葬俗。在缺乏起重设备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将数百斤重的棺材放置到悬崖上去的呢?历代文人学士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认为非人工所能为,于是就给悬棺葬涂上了一层层神灵迷信的色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神仙”说。自南朝顾野王称这种崖葬为“地仙之宅”和“仙人葬处”之后,唐、宋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步其神仙说之后尘。洪迈《夷坚志》云:泰宁县东十五里有仙棺石,……棺木在岩间,其处峭绝,人莫能上,疑仙人蜕骨送于此。”

著名学者朱熹也说:“今崇安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仙所宅”(《武夷山图序》),他的《武夷權歌十首》第一句就是“武夷山上有仙灵”。明代周鸿《天柱岩诗》亦云:“野鹤飞来成怪石,仙人升去有遗迹。”他们或认为是神仙的住宅,或认为是仙人升天后留下的仙迹。史籍中记述悬棺葬时也常常以仙字名之,如“仙人屋”、“仙蜕石”、“仙骨函”、“仙船”、“仙人换骨处”等等,都把此种葬俗和神仙联系起来。位外关于悬挂棺柩的方法,唐人张鹫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线索,他在《朝野佥载》中说,五溪蛮是“自山上悬索下柩”的。据今人考察,悬棺葬的工程大致是这样的:先把人从山顶用绳索吊至半山,在崖壁之间开凿洞穴或安插木桩;再将棺柩抬送到山顶,用绳索吊放到木桩上或洞穴中。如此艰巨的工程,不用说古代,即使在工具比较齐全的今天,这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难怪古人视其为神仙之作,感慨万分。当然,神仙是从来没有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聪慧勇敢,巧夺天工,是当之无愧的“神仙”。

古代的南国之民为什么要将死者安葬在悬崖绝壁上呢?这和他们的宗教意识和信仰是分不开的。有的民族认为,人死之后放得愈高愈好,做晚辈的才算尽到了孝道。如唐代的五溪蛮,父母死后,先将尸体放在村外,三年后再安葬到临江的山崖上弥高者以为至孝”。(《朝野金》)獎人以死者的棺木高悬为吉利,“争挂高岩以趋吉”。(《叙州府志》)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士僚人死,则以棺术盛之,置于千仞巅岩之上,以先坠者为吉”。认为悬放的棺木很快坠落就是大吉大利,子孙可得到福祐。有些民族实施悬棺葬的目的则是为了保护死者的尸体,葬在高处就可兔遭人为的扰动和鸟兽的伤害,“俾人、兽不能侵犯”。如明代贵州的康佐苗,人死“三、五日方置尸岩穴间,藏固深闷,人莫知其处”(《嘉靖图经》)。现代台湾雅美人一般实行土葬,对“恶死”者(因难产、溺水、暴病等致死)、生前品行不好和无亲属的垂死病人才实行崖葬,认为如此方能使这些“恶鬼”的幽魂远离本岛,不致留下来作祟人间。与其他民族崖葬的动机迥然有别。上述情况说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虽然实行大致相同的悬棺葬或崖葬,但内含的宗教观念却不尽一致,甚或大相径庭。

采用悬棺葬式也和死者生前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盛行悬棺葬的南国之地多山多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古代各族人民与高山秀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常常以山为居。如宋代黔南一带的山僚,“礼异俗殊,以岩穴为居止”(《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八),居住在天然的岩洞里;有的“依山林而居”(《桂海虞衡志》),栖身于岩壁下面的丛林间。清代贵阳广顺周围的苗族,“择悬岩凿窍而居,不设床笫,构竹笫上下,高者百仞”(《大清一统志》卷三九一)。人们活着的时候居于山间,死后就按照生前的居住习惯安置尸体,使死者能够和过去一样在另外一个世界上安居乐业。据现代民族调查资料,广西龙州地区的壮族群众对本族崖葬的起源持如下说:“我们的祖先原先是住在山洞里的,后来人口多了,山洞不够住,才分居到地上和树上。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民族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但安葬死者的方式却保留了古老的传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