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寺公墓北京:报丧、报丧条子、讣闻、讣文、登报和邮寄讣闻

  • 礼仪流程
  • 2020-04-27
  • 人已阅读
简介如果没有门房下人,或通知关系较为亲近的亲戚,就要由孝子亲自去通知,叫报丧。孝子到了亲戚家,不能进门,只在外面拍门,等人家出来,不论是谁出来开门,孝子都要两手一扶地哈腰地磕个丧头,告诉人家谁死了、何时入殓、何时接三等基本日程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门房下人,或通知关系较为亲近的亲戚,就要由孝子亲自去通知,叫报丧。孝子到了亲戚家,不能进门,只在外面拍门,等人家出来,不论是谁出来开门,孝子都要两手一扶地哈腰地磕个丧头,告诉人家谁死了、何时入殓、何时接三等基本日程就可以了。成都双人墓地价格表,成都公墓分布图,成都卧龙寺公墓价格。

阴阳生开出殃榜,丧礼日程就已定下来,其中头一件事就是报丧。报丧是在小殓之后通知亲友前来“探丧”,即瞻仰遗容。报丧有好几种形式:一般富户差遣仆人前往亲友家,送去一个白纸条,叫“口报条”,上面一般写成“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某夫人)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死者是男的用“正寝",女的则用“内寝”)。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落款为“某街某胡同某宅门房某人谨廪告”,用的是本家下人的名义。再把收口报条的姓名写在一个红纸条上,贴在口报条上端送去。这是有钱人家通知关系较远的亲友的一种形式而且这人家还需有不少下人。

如果没有门房下人,或通知关系较为亲近的亲戚,就要由孝子亲自去通知,叫报丧。孝子到了亲戚家,不能进门,只在外面拍门,等人家出来,不论是谁出来开门,孝子都要两手一扶地哈腰地磕个丧头,告诉人家谁死了、何时入殓、何时接三等基本日程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贴在丧家门口或街道口的报丧条子。将丧礼的日程安排写在白纸上,写法有多种,但大致都简单实用,没有太多的废话。一种是按讣闻的形式来写:

本宅丧事

恕报不周

谨择于夏历(同时也写国历)某月某日接三

某月某日首七禅经

某月某日番、道、禅经伴宿送库

某月某日某时发引

另一种很简单地写出基本的丧事日程:

本宅丧事

恕报不周

某日领帖

某日某时发引

“领帖”是接受祭悼的意思:“帖,柬也。宾至时,必先投名柬也。”因为过去的书写习惯,这些条子都是竖写。告丧条子是汉人才用,满人一般不用。另外,丧家门联以及室内摆设凡是红色的东西都要贴上白纸,不能露红,室内的照片也要翻过去,表示哀悼,这无疑也是一种报丧方式。

报丧形式中最郑重的就是讣闻(又称“讣文”)了:亲“讣文,一作‘讣闻”,古本作‘赴,以丧告人也。详具死者之姓号、履历及生卒年月日时、卜葬或浮厝之地及出殡日期凡宗族、戚友、同乡、同官、同事、同学必遍致之。”讣闻都由刻字铺刻板印刷,用米黄色纸。讣闻有直接送的,讲究点的用一个米色大套封起来再送。

旧式讣闻的写法,死者如果是男的,就要写成:

其不孝某(孝子姓名)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皇清授某某大夫,历任某官某某府君,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距生于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几十几岁。不孝某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兹择于某月某日,暂厝某地,预日家莫,另期扶枢回籍安葬。叼在友、寅、年、学、世、乡、戚、族谊,哀此讣闻。某月某日领帖,孤子某某泣血稽颡,齐衰期服孙某泣稽首,期服侄某抆泪顿首,大功服侄孙某拭泪顿首,功服侄孙某拭泪顿首,缌服侄孙某拭泪顿首。

这里面有将去世子孙列入的,要用黑底白字相区别;如有儿子在外地奔丧回来的,则要在“亲视含殓”后写“某人在某地,闻讣星夜奔丧,先后遵礼成服”;“友、寅、年、学、世、乡、戚、族”八字均为“谊”包含的社会关系,所以写的时候要平列,用红色;在讣闻里署名的人在家里的地位不同,其署名的方式也不一样,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父母俱死称孤哀子;如有在世的继母或底母,则在“孤哀子”旁边写上“奉慈命称哀五个字。上面所列一种是由儿子具名,如果死者的儿子早死,就由孙子具名,写“承重孙某某”;如儿子过继给别人而为亲生父亲服丧,称“降服子”,孙子称“降服孙”;如是妾生的儿子称“庶子”;这庶子为自己的生母服丧,叫“斩衰子”;如正房夫人所生的儿子为父亲的妾服丧,称“嫡子”。而死者如果是女性,就写成不孝某(孝子姓名)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妣皇清诰封夫人某太夫人,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内寝。距生于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几十几岁。不孝某随侍在侧,即日亲视含殓,遵礼成服,择期安葬祖茔。兹择于某月某日,在家设奠。谨此讣闻。哀子某某泣血稽颡,齐衰期服孙某泣稽首,期服侄某抆泪顿首,大功服夫兄某拭泪顿首,大功服侄某拭泪顿首。如果父亲已经去世,“哀子”则称为“孤哀子”。

旧式讣闻可以说发挥了中国文字的特长,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一个“谊”字,含有友(朋友)、寅(同官)、年(同榜)、学(同学)、世(世交)、乡(同乡)、戚(或姻,即亲戚)族(本族)八类关系。所用的哭也有多种,最严重最悲痛的是泣血,形容其泪如出血,孝子和承重孙用此词;比泣血轻的是泣,哭的声小不成音,期服平辈以下用此词;比泣轻的是抆泪,只说明哭的时间长,期服平辈以上用;再轻的是拭泪,哭的时间不长,哭后将泪一擦就得,功服以下用。磕头也有区别,颡指额头,稽颡就是额头碰地,不但重而且深,礼最大;稽首是头至地多时;顿首是头一到地便抬了起来;拜是最轻的,头都不用着地。

民国以后,出现了新式讣闻,写法又不一样。死者如果是男性,写法如下:

某某(孝子姓名)侍奉无状,痛遭先考某某府君讳某某,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以某病卒于正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几十几岁。某某随亲视含殓,即日成服。定于某月某日下午几时至几时,在家设奠。哀此讣闻。孤子某某谨启。如在外病故,则在“正寝”前写“某寓”;也有将直系旁系亲属全部列上的,女眷分列于同辈男子之后;有沿用旧式写法,只是将磕头方式改为鞠躬,如“泣鞠躬、“拭泪鞠躬”等等。如果是女性,新式讣闻写成:

某某(孝子姓名)侍奉无状,痛遭先妣某太君君讳某某,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以某病卒于内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几十几岁。某某亲视含殓,即日成服。定于某月某日下午几时至几时,在家设奠。哀此讣闻。哀子某某谨启。

登报和邮寄讣闻是民国以后的事。和现在报纸上的讣告没有性质上的区别。内容也都是上面所述讣闻那一套。郎寄讣闻也是后来兴起的,不但方便省事,而且还可以往外地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