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艺击鼓说书喜形于色:说唱艺术

  • 风水民俗
  • 2020-02-18
  • 人已阅读
简介清朝时四川说唱艺术大发展,虽大多系外省传入,但随着在四川民间的长期流传,在语言、曲调、题材等方面带上了浓厚的四川乡士气息,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四川曲艺,主要有清音、扬琴、竹琴、评书、金钱板、莲花落、相书、车灯、荷卟、盘子、花鼓等等,在清未民国时空前繁荣,并深受四川人的喜爱。四川城镇中,茶馆、街头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的表演,富豪之家每有喜庆,也请艺人到家中“出堂会”,大娱宾客。

四川曲艺源起很早。1959年成都近郊出土的几尊东汉陶制说书俑,“击鼓说书,喜形于色”,可见当时说唱艺术就流行了。唐宋时四川民间说唱艺术更盛,据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叙其成都见闻:“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宋人岳珂也称:“蜀伶多能文,俳优率杂以经史。”

清朝时四川说唱艺术大发展,虽大多系外省传入,但随着在四川民间的长期流传,在语言、曲调、题材等方面带上了浓厚的四川乡士气息,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四川曲艺,主要有清音、扬琴、竹琴、评书、金钱板、莲花落、相书、车灯、荷卟、盘子、花鼓等等,在清未民国时空前繁荣,并深受四川人的喜爱。四川城镇中,茶馆、街头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的表演,富豪之家每有喜庆,也请艺人到家中“出堂会”,大娱宾客。

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技词》中描绘嘉庆年间成都曲艺盛况道:“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要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彦几《哭五更》”。清末民初人邢锦生也有两首竹枝词说道:“胡琴听罢又洋琴,满日生朝客满厅。把戏相声都觉厌,差强人意是三星”、“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

民国时四川曲艺依然极为流行,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烟馆妓院、旅馆栈房,都有曲艺艺人的活动。城市中还出现了曲艺书场—一在茶馆里请艺人综合演出或专场表演,如成都的“美蓉亭”、“锦江茶楼”等,便很有名气。随着曲艺的繁荣,各地还有一大批盛名四传的艺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李德才的扬琴、贾树三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名气很大,时人誉称为“四绝”。

四川曲艺,品种多样,各具风采。四川扬(洋)琴,清朝乾隆年间成都、重庆等地便开始流传,因演唱时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而得名,素有“坐地传情”之称。四川扬琴吸收了川剧和清音之长,通过唱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清末洋琴演唱多为3人,后一般为5人,分生、旦、净、末、丑5种角色,分别操作扬

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弦,边伴奏边说唱。写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广为流行,1914年间,梁平、江北二县还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各地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出四川相书,又称“隔壁戏”。演出時,设一顶高约1.6至2,3米,宽约0.8米的帐子,由一个艺人置身帐中,用口技和折扇、铜铃、莲花落等道具摹拟各种声音,描绘环境,并一人扮若干个角色,相互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观众隔帐聆听,如临其境。其表演节目颇为幽默,人称“滑稽相书,中有话”红枫艺术陵园

四川清音,也称为“唱小曲”“唱琵琶”或4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答腔几句。四川金钱板,又称金剑(籤)板、三才板,多系单人演出千军万马之雄壮,又要打出清风流水之委既要打唱,以唱为主。其道具仅三块竹板,讲究打板技巧以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

四川荷叶系说兼备的艺术,艺人手持擅板(天桥)铜钗(苏铰)进行表演。因铜钗形似荷叶而得名。四川盘子系从清音和民歌中发展而来,艺人手持竹签、瓷盘(碟子)敲打节奏,边唱边舞,曲调优美,形式活泼。四川花鼓,一般以两人为一棚进行表演,一人主唱,一人伴奏相和,道具仅为小锣、小鼓。其独特之处为抛棒(刀)击鼓,类似杂耍丢刀。

民国时期还产生了一种新的曲艺,即后来扬名全国的谐剧,由王永梭于1939年首创。其特点为用话剧手法,米人表演,诙谐幽默,被誉称为“一人上场,满台生辉”。建国以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扬琴、清音、金钱板、莲花落(快板书)评书、谐剧等四川曲艺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各地还将这些曲艺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谐剧便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节目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