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三舞:跳沙朗、跳盔甲、跳皮鼓

  • 风水民俗
  • 2020-02-18
  • 人已阅读
简介一阙终了,常伴以喝咂酒,稍事休息后,又接下一阙,如此边喝边舞边唱,歌声舞兴愈益高涨,以致通宵达旦羌族锅庄与藏族锅庄有不同风格。藏族锅庄有舞有蹈,羌族则蹈多于舞,以下肢和脚的动作为多。汶川旧县志对羌族锅庄记道:“舞蹈步法:曰摇篮,日交叉,日叩趾叩踵,日回旋。”茂县赤不苏地区则总结出如下口诀:右脚原地欲起步,左脚踏地绕后跟,前进步步有提升,急迫落地重又狠,左脚左踏,臀部左右顶,半月成形令人惊。

羌族劳动之余,常常是轻歌曼舞,怡然为乐。据《川康边政资料辑》载,逢佳节祭祀、婚丧嫁娶,羌族更是“设酒于中,男女环立成圆形,或歌或舞节,……歌倦则以次饮酒,寻复再歌,至晓始归。”其舞蹈形式多样,舞姿优美,主要有三种:“跳沙朗”、“跳盔甲”和“跳皮鼓”。最流行的是“跳沙朗”,也称着锅庄,其相伴的舞曲也很多。其跳法,据汶川旧县志记:“其式男女有别,携手作圆阵,领头一人,手持铜铃红巾,导之歌舞。”跳沙朗又分为办丧事时跳的“忧事沙朗”和在节日庆祝时跳的“喜庆沙朗”,两者在音乐、舞蹈、气氛上迥然不同。

舞蹈时,参加人数可多至数十人,一般都着盛装,男女各成一行,手牵着手,成弧形,由能歌善舞者领头,载歌载舞,一唱一答。舞蹈中,男女两行互换位置,以加强热烈欢快或忧郁悲伤的气氛。

一阙终了,常伴以喝咂酒,稍事休息后,又接下一阙,如此边喝边舞边唱,歌声舞兴愈益高涨,以致通宵达旦羌族锅庄与藏族锅庄有不同风格。藏族锅庄有舞有蹈,羌族则蹈多于舞,以下肢和脚的动作为多。汶川旧县志对羌族锅庄记道:“舞蹈步法:曰摇篮,日交叉,日叩趾叩踵,日回旋。”茂县赤不苏地区则总结出如下口诀:右脚原地欲起步,左脚踏地绕后跟,前进步步有提升,急迫落地重又狠,左脚左踏,臀部左右顶,半月成形令人惊。

由跳盔甲又名铠甲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祭祀舞蹈,为羌族勇敢尚武之残迹。此舞多在对民族有功的战士的葬礼时举行,以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故又名“大葬舞”。舞者数人至数十人不等,身穿生牛皮制作的铠甲,头戴插着野鸡翎和麦杆的皮盔,手执兵器。舞蹈开始时先成圆圈舞蹈,后成两排对阵,相向而动,铜铃叮当,长刀飞舞,吼声动地,表现出芜人作战的威武气概

跳皮鼓”是巫师作法时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伴以鼓声,动作敏捷、矫健、热烈,节奏明快。羌族歌舞,所用乐器有小锣、铜铃、唢呐、羊皮鼓、月琴、胡琴和竹口弦等,其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为羌笛。羌笛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的古羌人所发明,汉朝时称为“遂”(即笛),最初只有三四个按孔,到公元1世纪,汉代人京房又增加一个最高音孔,遂为五孔。而近代流行的羌笛,则为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羌笛历代都有名气,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卧龙寺公墓便是咏羌笛的千古名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