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红枫艺术陵园:暖墓、五七烧伞、六十天烧船桥、百日周年大祭

  • 礼仪流程
  • 2020-01-11
  • 人已阅读
简介一年不过四次(神三鬼四):一清明、二中元、三(旧历)十月初一、四岁末。不过是在家设家祭,烧点纸钱,或者上坟,培培土,扫扫墓等。上文引用《幽州土风咏》之《花花孝》诗,它的前半部分就是写祭日的:“清明中元十月朔,短辕犊车上冢哭纷纷,陌上纸钱飞,豆泥骨朵沿风俗。”这祭日往往成了节日,如清明节,不但上坟,还要踏春、赏春,绝对是游玩的好机会。
亡人到了五七的时候,要过五殿阎君的关卡,这五殿阎君就是包文正包公,他一生没有女儿,所以特别喜欢女孩儿和花儿,亡人如果用插有花朵的伞将身子遮起来,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便可轻松过这一关;另一种说法与服丧有关,已经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夫家服丧的,所以她们服丧要降为大功服,即服到五七,五七这一天女儿应脱孝,为表示对父母的孝心,即给去世的父母烧伞。蒲江红枫艺术陵园,成都周边哪个公墓风水好,红枫陵园

一、暖墓

也叫“圆坟”、“暖坟”。下葬后的第三天,孝子要到坟上添土致祭。老北京的暖墓之俗沿袭较久,明万历《顺天府志》载:“京师丧礼,殡不逾时,殡三日,具祭墓所,日‘暖墓’,亦《礼虞祭’遗意也。”清代北京竹枝词有一首写出殡和暖墓事:挨出城门及早开,素车达达送丧来。朱红大杠抬扶众,三日还看暖墓回。孝子用烧饼、酱肉作祭品,用秫秸或幡杆作一个“墓门(门形的架子),插在坟头,以供死者灵魂从此出入。下葬时没有焚化的引魂幡、松活、纸活等也在暖墓中一并焚化。

二、“五七”烧伞

五七(三十五天)的时候,要为亡人烧伞。关于烧伞的理由,大约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亡人到了五七的时候,要过五殿阎君的关卡,这五殿阎君就是包文正包公,他一生没有女儿,所以特别喜欢女孩儿和花儿,亡人如果用插有花朵的伞将身子遮起来,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便可轻松过这一关;另一种说法与服丧有关,已经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夫家服丧的,所以她们服丧要降为大功服,即服到五七,五七这一天女儿应脱孝,为表示对父母的孝心,即给去世的父母烧伞。

不过不论哪种说法或两种兼有吧,姑奶奶(即出嫁女)总是主角儿。这天姑奶奶要到冥衣铺订一份伞,插上五朵石榴花。再用三到五个素“包裹”(里面封有纸钱的纸包),素包裹中间的蓝签上写上死者名讳,供在丧家正厅中央,另配三到五碗水饺,每碗就五个饺子,作供品。仪式由姑奶奶带头主持,全孙孝属上香致祭,行三叩礼,将包裹“请”下来,和伞一起送到门口或附近广场焚化。焚化时要另有些纸钱单独焚烧,说是打发外祟鬼,免得送给亲人的东西被他们劫走了。烧完后再泼一碗净水,女人们要为之举哀。早些时候,这素包裹和伞是要送到坟地焚化的。焚完之后,姑奶奶及服大功服的都可脱孝,叫“释服”,以后便不再穿白孝但要继续服丧。如果灵柩在家停留到五七还没有出殡,烧伞就要在下葬的时候举行;如果停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伞就要在五七做道场送库的时候举行。

三、六十天烧船桥

烧船桥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据说人死的第六十天要过阴间的河,叫“旮河期”,家人要烧一只法船,一座金桥,一座银桥,帮助死者过河。另一是服期服的孝属这天要“释孝”。这一天照例要到冥衣铺糊一份船桥。像以往办丧事一样,要早、午、晚三祭,祭堂上供的是三到五个“包裹”,其它供品不限。晚上焚香叩头之后,将船桥放大门外烧掉,这是普通的作法。

如果是有钱人家呢,还要请僧众开道场,有请九个的,有请十一个的,最多的请十三个。僧众从早到晚念《普门三品〉及金刚经》、(心经》之类。汉人呢是借这一天“谢大孝”,因为孝子服重丧期,不能到亲友家致谢,所以趁这个机会,准备酒席,招待亲友。亲友们也是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地来。到下午三点钟以后,念经的方丈报告经已念完(叫“交经”),帮忙的便喊:“大师傅点鼓”“老爷们前升”。此时,船桥及“包裹”均请出来,长孝子捧圣(与送库之“圣”一样),走在最前头,后面是身披黄披的大方丈,然后是亲友。送到附近广场,孝子行三叩礼,船桥等物便立即焚化,并在船桥四周泼点水,表示船在河里开。亲友们当场向孝属辞行。服期服的孝属回家后便可释服。六十天也有到庙里去办的。

四、百日大祭

这一天是服斩衰的孝属释服,所以要大祭一下。一般人家只在家里设祭,近亲来奠,烧些“包裹”就可以了。可是大富人家就不同了,他们办百日,是按伴宿送库那样的排场做。请来僧、道,糊楼库等纸活,门前放大鼓锣架,有乐队,搭彩子或素花牌楼,搭棚,设祭摆供,等等,反正与伴宿送库差不多。有的请亲友,有的不请。这样办百日的到三十年代以后就不多见了,除非豪富。

五、周年大祭

父母死一周年,叫“小祥”,二周年叫“大祥”,三周年之后都称“忌日”,即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办周年,一般都办一周年不办二周年,可以办三周年,但很少,三周年后就不办了,极个别的还有办十周年的,那是讲排场的阔富。

办周年的形式和开吊差不多,丧主门前挂彩子,搭牌楼,门外放大鼓锣架,院里搭席棚,正厅设祭堂,挂遗像,还有搭月台的,准备楼库杠箱。请僧、道、番念经,祭奠、念经、送库一如过去。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所不同的是颜色的变化。办一周年时,丧主门前挂蓝白彩子,搭素花牌楼,丧主著素服,祭悼亲友也著素服,戴蓝菊花,所送幛子也为素色,幛光为大长黄桥友办一周年以蓝、白为主色,办三周年时以紫色为主色,三周年时丧主著素服,来宾著常服,只是不能穿红,戴紫菊,送礼金用紫色封套,套面书“储敬××元”。

办十周年以红色为主。所有人员著常服。丧主门前挂红彩子,扎红、黄花牌楼,祭堂红烛高点,供红花,挂红缎绣花桌围子和红椅套,来宾戴红色黄心的菊花,礼金套以红封,送花红幛子,幛光也用红色。

六、祭日

说到祭祀死去的先人,是最为古老的礼俗。老北京人的祭日,一年不过四次(神三鬼四):一清明、二中元、三(旧历)十月初一、四岁末。不过是在家设家祭,烧点纸钱,或者上坟,培培土,扫扫墓等。上文引用《幽州土风咏》之《花花孝》诗,它的前半部分就是写祭日的:“清明中元十月朔,短辕犊车上冢哭纷纷,陌上纸钱飞,豆泥骨朵沿风俗。”这祭日往往成了节日,如清明节,不但上坟,还要踏春、赏春,绝对是游玩的好机会。

Top